应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透明陶瓷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江研究员的约请,捷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Martin Nikl教授于6月21日到上海矽酸鹽所進行爲期一周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6月26日下午,Martin Nikl教授作了題爲“Persistent bottlenecks in volume oxide scintillators and possible ways to suppress them”的學術報告。任國浩研究員、武安華研究員、丁棟舟研究員、吳雲濤研究員、陳俊鋒副研究員等多位所內相關領域科研人員和在讀研究生等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李江研究員主持。
Martin Nikl教授從閃爍機理入手,介紹並分析了限制閃爍體各項性能發揮的內在原因。針對無機閃爍體中存在的實際光産額低于理論值、閃爍響應中的慢成分等關鍵科學問題作了分析。並詳盡闡述了載流子傳輸過程中所存在的不同缺陷狀態對其閃爍性能的影響。同時結合實例,分別介紹了Ce:LuAG、Ce:(Y,Lu)AP、PbWO4、LYSO等閃爍晶體/陶瓷中所面臨的科學問題,爲突破氧化物閃爍材料的發展瓶頸提供了寶貴思路和高可行性方案。學術報告內容精彩豐富,激發了與會人員的強烈興趣,拓寬了相關領域科研人員的研究思路。與會人員就感興趣的問題向報告人提問,報告人作了詳細解答。
Martin Nikl教授是捷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光學材料研究部主任,是光學材料、發光物理和缺陷物理領域的知名專家,在关键國際學術會議上作過45個邀請報告,負責和參與了10余個國際和30余個國內閃爍材料領域的研究項目。在國際知名雜志發表學術論文750余篇,編著以及合著論著6部。主要論文被引用超過11800次,h因子高達60。

Mrtin Nikl 教授作學術報告

學術報告會現場